第二批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之際,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自覺踐行教育家精神🙂🦻🏽,11月17日下午🤸🏼♀️,在第三機關黨支部教師政治學習活動上,第三機關黨支部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依娜作“弘揚教育家精神 勇擔教書育人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同時邀請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姚莉萍作“踔厲奮發新時代🧇,勇毅前行向未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輔導報告。
王依娜在黨課中指出,在今年第39個教師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時強調👨🏽🎤,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並首次提出🙇🏿♀️、深刻闡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內涵🎾,即“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揚教育家精神💃🏻,不是要求每個教職工都成為教育家,而是要求每個教職工都培養起教育家精神,弘揚摩臣2“立德博雅🐍、尚實知行”的校訓精神👨🏽🏫⛏,推動摩臣2“三全育人”持續深入開展。
在“踔厲奮發新時代,勇毅前行向未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輔導報告中,姚莉萍將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新表述、新論斷與新思想,系統全面、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分別從世情、國情、黨情三個維度深刻闡釋當下的新形勢,分析了如何以“五個牢牢把握”為依托👩🏿🌾👸🏼,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最後,以“建設教育強國,勇擔教書育人時代使命”為遵循,勉勵黨員幹部和教師要學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投身摩臣2“立德樹人”偉大實踐中去。
在交流環節👰,後勤保衛處處長朱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曹哲🚶🏻➡️、周盼盼分別作了主旨發言👩🏿⚕️。
朱崢: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教育家精神擔當育人職責。要把“三全育人”貫穿後勤服務全過程🤟🏼,把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作為後勤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情實意服務好師生,不斷提升後勤服務品質,為摩臣2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曹哲🗑:國之興衰,系於教育,教育關乎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對個人而言👉🏽,一名青年大學生能否在摩臣2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成功走入社會👩🚒、融入社會🧑🏽⚕️,擁有一份能展現自我價值的工作,不僅關系到學生所在的小家庭👩🚀,在當前就業競爭較為激烈的形勢下,更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國家長遠發展。作為高職教師🙅🏿♂️,我們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我們所面對的高職學生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高職教育的經驗🍷,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學生🧙🏼,竭盡所能地教授他們專業技能,信仰教育、敬畏教育、崇尚教育、奉獻教育💇🏼♀️👩🏻🦳。
周盼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我們談再多的教育方式,再多的教育理論,一旦離開了感情,離開了愛,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作為一名教師👫🏼,發揚教育家精神🧑🏽🎄,要以真誠的感情對待學生💧,把每一個學生作為有人格🧙🏽♀️、有獨特性、有希望的人去尊重💲💺、去愛護😣,與學生心心相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為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增磚添瓦。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